明白是为了什么。朝堂上那些事,说到底不过是求升和求活,只是你莫要只看上面,不看下面。”
&esp;&esp;“百姓,才是一国之根基。此次卷进来太多的无辜百姓了,说是乱民,其实就是活不下去的百姓被妖人席卷,与黄巾灾民没有区别。”
&esp;&esp;“你回去之后,再受封赏,无论职位是否变更,还是要多看看百姓。你做的好与坏,在百姓心里是有一个衡量的,这杆秤,将来或许会救下你。”
&esp;&esp;贾琮一愣,再次恭敬拜下说道:“多谢昱文公教诲,必定时常思索,不敢忘怀。”
&esp;&esp;昱文公点了点头起身说道:“不妨碍你们了,老夫还要回去监督子弟修建房屋。你也莫要带人再去拜访了,乱糟糟的,反而麻烦。以后行事,多替百姓考虑考虑。”
&esp;&esp;看着昱文公伸出的手,贾琮连忙过去扶着说道:“昱文公放心,之后折江之地,不会在出现大规模杀戮,只诛贼首。”
&esp;&esp;昱文公满意的呵呵直笑,就在贾琮的搀扶下往外走,身后史鼐史鼎和一众官员老老实实的弯腰跟着。
&esp;&esp;快到门口的时候,昱文公忽然说道:“你这小子,是不是还没有取表字?”
&esp;&esp;贾琮闻言浑身都哆嗦了一下,连忙整了整衣冠,在所有人羡慕的眼光下再次躬身九十度拜下,“先荣国之后,如今宁国公府一等伯贾琮,请昱文公赐字!”
&esp;&esp;昱文公看着贾琮身上的孝衣,捋着胡须开口道:“你为国戍边,又多次破获谋逆,于国有功。如今将在外,为皇命平叛,却两位至亲逝,今日老夫为你取表字子孝如何?”
&esp;&esp;贾琮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强压着心里的激动高声道:“多谢先生赐字!”
&esp;&esp;第489章 母亲,三叔没教你瑜伽么?
&esp;&esp;昱文公的声望怎么说呢,他要是说现在想回京城,隆正帝就得至少派两个皇子过来迎接,等昱文公到了京城之后,朝中文官都得出城恭迎。
&esp;&esp;若是隆正帝想要做的更体面,甚至剩下的三个皇子都得代替他出城恭迎。
&esp;&esp;北府衍圣公府最强的是宣传手段,南府就完全是在靠祖辈气节和个人魅力了。
&esp;&esp;而且只要是在翰林院呆过的,全都得执弟子礼。
&esp;&esp;而现在,昱文公不仅将自己注解的经义交给贾琮,还给贾琮取了字,这已经代表贾琮是南府门生了!
&esp;&esp;虽然昱文公没有开口承认,也没有举行拜师礼,贾琮只算是个门生,不算是正式师徒。
&esp;&esp;但也也足够让所有文人正式贾琮,不会再用看武人的有色眼镜看他了,而隆正帝,也必须因为今天昱文公说的话在调整奖赏!
&esp;&esp;这就是孔圣南裔的影响力,也是昱文公自己一生追求知识,活出人生至理的声望。
&esp;&esp;贾琮现在浑身都有些颤抖,有了这个身份,以后只要不是谋反大罪,最严重的结果也不过是被罢免爵位变为庶人!
&esp;&esp;“多谢先生爱护之恩,弟子今后必定时常思索先生教诲,以百姓为念!”
&esp;&esp;昱文公笑着扶起贾琮,看着他感动的有泪光出现,摇头失笑道:“痴儿,这世间谁不犯错?只要知道自己错在哪,怎么去改,那就是好的。不要只读死书,书里的道理要去切身体会才有收获。”
&esp;&esp;“知难,行难,知行合一更难。想要做到这些,你还要在多活几十年,不过老夫观你是有慧根的,若是肯用心,三四十年后也是一代大儒。”
&esp;&esp;周围的人不管是官吏还是豪绅都懵了,这么一个杀人如麻的锦衣卫头子,以后会成为大儒?
&esp;&esp;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
&esp;&esp;这不科学啊!
&esp;&esp;就连史鼐和史鼎都以为是昱文公在给贾琮上一个保险,毕竟贾琮现在的工作还是有些危险,有了昱文公这句话,只要贾琮不会落下什么把柄,以后那些文人至少不敢在明面上迫害贾琮了。
&esp;&esp;贾琮再次要行礼,被昱文公一把托住了,“南裔不讲究这些,礼数太多了,看着烦心。你不用送了,回京前也不用去南府看我。明年我还要进京,你在家里给我收拾出来地方,我要长住一段时间。”
&esp;&esp;贾琮连忙说道:“先生放心,弟子回去后必定会好好安排,等候先生大驾。”
&esp;&esp;昱文公笑着拍了拍贾琮肩膀,就出了酒楼上了一辆牛车,摆了摆手说道:“回去吧,记住,万事多以百姓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