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边关急报是当前大乾最重要的事情,虽然没有人认为这次的异族联合会对大乾造成什么重大的损失,但是没有人敢去赌,所以所有的战备工作都要做到极致。江南之地虽然很惨,但纵观整个大乾,江南还惨么?”
&esp;&esp;贾琮沉默着琢磨了一会儿后,对着渡航行礼道:“先生教训的是,不能以个人的思想和眼光来看待国家大事,目光要放在全局。如今大乾遍地都需要赈灾,而江南有那么多的豪商,他们虽然会趁机吞并土地,但是百姓有机会活下去。”
&esp;&esp;“至于其他的地方,尤其是西北、西南和东北各地更需要在这个时候重点关注。这些地方的土著太多,一个处理不甚,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村子寨子造反,到时候大乾内忧外患才是最要命的。”
&esp;&esp;说到这,贾琮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哎,我少立朝堂,对许多事都不能用理智的全局眼光来看待,对于国家大事还是缺乏经验。先生以后要时常提醒我才是!”
&esp;&esp;国家大事和其他的事情都不一样,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没有坐到这个位置,根本无法用正确的眼光来理解这些问题。
&esp;&esp;贾琮前世不是什么大人物,如今在朝堂上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切都要慢慢的适应和学习。
&esp;&esp;渡航笑着说道:侯爷能这么快的想明白,已经超过老僧的想象了。侯爷之资质千载难逢,只要有人指点,瞬间就会想明白其中关节。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求不来的,甚至现在朝堂上还有一些蠢材被指点了后都不知道怎么办。
&esp;&esp;昱文公在一旁摇头说道:’话虽如此说,可江南去年已经损失不小,如今若是在耽误半年,怕是更多的百姓失去了田地。要知道白莲教还没有完全消失,若是这个时候在趁势而起,怕是又是一场祸乱啊!”
&esp;&esp;贾琮和渡航都尬尴的笑了笑,心说白莲教教主现在就在西府后宅的寺庙里呢!
&esp;&esp;看着两人不说话,昱文公还以为他们要商量什么事情,叹了口气起身道:“你们商议吧,只是莫要在算计江南百姓了。阴谋诡计虽然在有些时候可以有奇效,但不要产生依赖。不管是做官还是做民都要行煌煌大道才是!”
&esp;&esp;贾琮和渡航连忙行礼拜道:“谨遵教诲!”
&esp;&esp;看着昱文公离开,贾琮叹了口气说道:“先生,现在江南之事算计的差不多了,宁王也越发的急躁了,现在看来计划的确是成功了,但下一步的计划,真的一点也不能改了么?”
&esp;&esp;渡航微微的摇了摇头目,心说侯爷啊,那些开国一脉的庸人,哪里值得侯爷费心啊!
&esp;&esp;第937章 大家都是‘口舌’之交了,书房内,刚赶过来的曲迟庸听到贾琮又说了一遍朝堂之事,然后摇了摇头说道:“这是早就预料到的,侯爷也不必挂怀。如今宁王越发猖狂,想来那些异族人已经来了不少,这才让宁王越发的有底气。如今的宁王俨然成为了三王之首啊!”
&esp;&esp;渡航嗤笑道:“他才不想做这个出头鸟,只不过一方面是因为隆正帝对他的布局快要收网了,他自然会着急。另一方面,他必须保持持续攻击隆正帝的态度,才能拿到皇太后的血诏。顺安亲王和忠顺亲王自然乐得他出头,什么三王之首,呵!”
&esp;&esp;“现在如果隆正帝的态度发生改变,宁王这只惊弓之鸟怕是马上就会发起兵变。哪怕力量不足,他也不会坐以待毙。所以侯爷现在一定要表现出中立的态度,皇后那边,暂时不能在接触了,如今得到的好处已经不小了。”
&esp;&esp;贾琮点了点头,这一个月朝中局势发生的变化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esp;&esp;最让人关注的就是以往一直掩藏自己的宁王,如今总算是露出了自己的猿牙,带着忠顺亲王和顺安亲王对着隆正帝疯狂输出。
&esp;&esp;但在不少人的眼里看来,这对大局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esp;&esp;只有贾琮知道宁王信心膨胀的原因就是因为那些异族勇士正零零散散的入京,如今已经有近三千人在京都等待命令了。
&esp;&esp;这些勇士的战力不弱,若是没有贾琮到这个世界,说不准这个宁王还真的要成功了。
&esp;&esp;当然,没有贾琮来这个世界,隆正帝也不会被逼到这个地步。
&esp;&esp;“先生,如今隆正帝接连从翰林院提拔年轻臣子,已经让旧臣方面有些不满了。他不会坚持不住,提前对宁王动手吧?宁王
&esp;&esp;府上可就溜进去了不到两百个异族人。”
&esp;&esp;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