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1章(1 / 2)

某学生和兄长气愤不已,联合在场两位同窗多方奔走,设法告到御前。

帝大怒,因该官员出身世家,只撤了他的职务,勒令其返乡反省。小丫鬟最终获释,回归姜府。

谢危左手拇指在“被殴打重伤”的字样上用力一划,心头的怒意高涨,包扎好的右手险些再度出血。

这案件很是奇怪,涉及受害者的信息要么用化名或语焉不详。

所有物证都秘密封存,若非特意寻找,怕很难发现。再看案件记录人:张政

张政记录审查了此案,还写了一份奏折,深情并茂地痛诉该官员罔顾人伦礼法。

他更在奏折中直言,此人今日能对官员子女下手,他日未必不敢偷窥同龄的公主云云。

这份奏折成功挑起先皇怒火,但过犹不及。一旦先皇发难,敢用公主做例子的张政也会被先皇厌弃。

张政此前所有奏折行文都是平白直叙,不含感情。这份奏折算十分出格了。

谢危看到名字就明白了。张政就是张遮父亲。他当年定是暗中相助姜家,不惜搭上前程为他们讨公道。

难怪姜伯游交友满天下,却十分看重张家。

姜雪蕙从未去过张家,居然清楚记得他家地址,带着从山里脱险的他和妹妹去投奔张家。

谢危看完所有资料,将它们投入火盆付之一炬。他写下个人名和地址,叫来刀琴。

他神情森冷,咬牙道:“去查一下这老畜生在哪?什么状况?”

过了八九日,才到达第一所歇脚的驿站时,同行的姜父准备歇一日就往回返。

他却意外收到一封无名氏寄来的邸报。

邸报上面除了朝中大事,角落有一段文字记录了某地闲赋在家的官员被虐杀。

因他曾侮辱过凶手的妹妹。女孩长大后过不去心头的坎,议亲前自杀了。凶手悲愤下潜入他家捅了数十刀。

官员死状凄惨,手骨粉碎,肠穿肚烂。偏生又没伤到要害处。

据说那人哀嚎了三天三夜才死去。惨状让老衙役都看吐了。

因凶手情有可原,交了巨额罚金,判流放一年就草草结案了。

那人的家族还想给衙门施压,反倒让这事传开了。从此家门被扔下了无数臭鸡蛋和垃圾粪便。

他当时看到邸报,就赶紧给大哥看。再交到女儿手上,姜父看着大女儿的神情忐忑不安。

姜雪蕙笑了,温言道:“这也是因果报应了。爹爹,莫担心,女儿早忘了此人。”

姜伯游见她神色平淡,这才放心。

姜父后来听师弟说起案情被传开后,此官员的家族都因此蒙羞数年,不得不举家搬离故土。

城春草木深

殊不知姜雪蕙回到房间,将邸报交给了作小厮打扮的玫儿,玫儿看完后痛哭流涕。

姜雪蕙温柔地摸着她的脑袋道:“好玫儿,那人死的很惨,都是活该。日后你就不会做噩梦了。”

玫儿给她跪下连磕几个响头,流泪道:“谢谢大姑娘当年相救之恩。还帮我掩盖了此事。”

姜雪蕙微微一笑。扶起玫儿,见她哭的可怜,浑身颤抖,就抱着她轻拍她的后背。

她心道:“死倒便宜他了。当年给他下的慢性毒药可贵啦。才让他受了几年的罪,远远补不上那些受害女童的恨。”

当年那人也喝醉了,错将玫儿当成了她。姜雪蕙用花瓶砸昏此人救下了玫儿。

可此人位高权重,她怕连累姜家。

她同玫儿一起将他推到一边,清理了那人脑袋血迹,给上了无色药水,让伤口能快速消肿。

姜雪蕙当时发了狠,她不能平白担了受害者的名。她趁玫儿收拾之际,而那人昏迷不醒,给他下了慢性毒药。

只要他继续喝酒,一年内药效会慢慢发作,先是皮肤溃烂,接着下体流脓,最后瘫痪在床。

让他再无法害人,还日夜受病痛的折磨。

她再设法将自已弄伤,倒在他的血泊中。

为了逼真,还吃药装受了惊吓重病,让孟氏打掩护,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

本来她想认下一切罪名,大她两岁的玫儿不肯,将砸伤人的罪揽了下来。

玫儿赌咒发誓说若有严刑逼供,她会咬舌自尽,保住姜雪蕙名誉。

当时事情都发生的太快,若是她砸的人,她受伤的事情就显得可疑。

若受害的是玫儿,为区区婢女砸伤大臣的姜雪蕙就要连累姜家被问责。最后只能如此行事。

就没料到当时看到姜雪蕙的惨状,让姜父和大伯极为愤慨,姜家合族拼着不做官,也要告到御前为她讨回公道。

而姜父两位在场的好友是他书院的同门师兄弟,两人都是正直仗义之辈。

他们出钱出力,作为证人为他家打抱不平,还为她的遭遇痛哭了一场。

意外的是,连张遮的父亲张政伯父都暗中出力,为他家上奏折陈情鸣冤。

张政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