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张公,我等听说你方才让捧盘内监带着你的书信与中宫了,不知这竹简里面写的,是什么东西?”
&esp;&esp;尚书台有三人。
&esp;&esp;以张华为首,张华为尚书令,温羡、高光录尚书事。
&esp;&esp;此时说话的,自然就是荀组了。
&esp;&esp;温羡年纪也不比张华小,此时的模样已经有些苍老了。
&esp;&esp;温羡,字长卿,太原祁县人,东汉护羌校尉温序之后,三国时期魏国扬州刺史温恢之孙,济南太守温恭之子,西晋官员。温羡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被称为“六龙”。
&esp;&esp;温羡少以朗寤见称,先被齐王司马攸辟命为掾,后迁尚书郎。惠帝继位后历任豫州刺史、散骑常侍和尚书。
&esp;&esp;如今他在朝堂上历练也有几十年了。
&esp;&esp;“长卿,你寻常也不谈这些八卦之事,如今居然也似那些妇人一般?”
&esp;&esp;温羡一身官袍飘飘。
&esp;&esp;他年纪虽大,但看起来比张华要年轻得多。
&esp;&esp;这种年轻不是年岁上的年轻,而是心理上的年轻。
&esp;&esp;“平常,这些事情我自然不屑一顾,只是茂先,似你这般从来不与中宫交通的人,如今居然会招来捧盘内监,这不光是我,便是延陵县公,便是中书监的临颍县公,若是他们知晓了此事,恐怕也心痒痒吧。”
&esp;&esp;张华没好气的轻笑一声,说道:“便属你温羡最是跳脱,都多大年纪的人了,泰章他们可不会如你一般。”
&esp;&esp;温羡却也不想跟张华继续打太极下去。
&esp;&esp;“想来茂先也知晓我温长卿的为人,若是不将此事仔仔细细与我道来,恐怕莫说是处理政务了,恐怕你连半点闲暇时光都没有了。”
&esp;&esp;“你这老小儿!”
&esp;&esp;对温羡这块滚刀肉,张华还真是拿他没什么办法。
&esp;&esp;多大年纪的人了,就像是老顽童一般。
&esp;&esp;张华轻轻摇头。
&esp;&esp;“你也是儿孙满堂多的人了,还这般无耻,就该拉你那长子过来,让他看看你这个做父亲的是怎样一副模样的。”
&esp;&esp;温羡翻了翻白眼,说道:“便是你将我家的小子全部拉过来,今日我还是不能放过你,快说,不然,今日的事情你可做不成了。”
&esp;&esp;“你也是尚书台的人了,怎一副泼皮样,这尚书台的事情,是国事。”
&esp;&esp;“国事如何?”
&esp;&esp;温羡脸上却是一脸的不置可否。
&esp;&esp;“反正我的事情是做完了。”
&esp;&esp;“你”
&esp;&esp;饶是张华肚量大,但还是被温羡气得半死。
&esp;&esp;“无耻老儿!”
&esp;&esp;在尚书台大殿之中,不少尚书郎侧目过来,也是在一边偷笑着。
&esp;&esp;他们对这样的一幕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esp;&esp;温羡的性情,莫说是在尚书台中,便是在台省中,都是有名的。
&esp;&esp;“无耻便无耻,说罢。”
&esp;&esp;温羡一副吃定张华的模样。
&esp;&esp;看着这模样嚣张的老友,张华是恨不得一拳头印上去。
&esp;&esp;但是想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年少时的模样了,这个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形象的。
&esp;&esp;况且
&esp;&esp;这也并非是什么秘事。
&esp;&esp;张华咳嗽两声,也算是松口说话了。
&esp;&esp;“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esp;&esp;张华也不卖关子了。
&esp;&esp;“此信,乃是我为一个寒素说话的书信。”
&esp;&esp;为一个寒素说话?
&esp;&esp;温羡脸上露出了狐疑之色。
&esp;&esp;“为一个寒素说话,给中宫皇后写信?”
&esp;&esp;这话听起来,就不可信。
&esp;&esp;即便张华基本上都不打诳语,但是这话听着,就很难让人相信。
&esp;&esp;“茂先,不是我说,你这谎话,可是还没到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