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要报,自己何苦要蹦跶来蹦跶去的为难自己呢?男人呀,要对自己好一点!
&esp;&esp;想到这里,刘三心中便有了计较,等自己从济北郡把小月带回来,就领着她们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过过神仙般的日子。
&esp;&esp;既然得了命令,那么就得马上开拨,去后堂告诉了雅儿和小红,依依不舍中与她们洒泪相别。快马加鞭和霍去病回转虎贲营。
&esp;&esp;牛奔大将军果然未食言,迅速一纸手令让刘三成了千夫长。不过不是打仗的千夫长,而是专管虎贲营粮草供应、运输、做饭的千夫长。换而言之,刘三现在就是整个虎贲营的后勤总长官,比起前世,这官大了去了。那可是大有油水可捞的部门。岂料如此美差,让刘三的手下却整天唉声叹气。
&esp;&esp;刘三倒没什么,只是霍去病听到刘三的任命后,犹如被当头泼了一桶凉水,来了个透心凉。整天挥舞着马勺对着锅铲出气。一身是劲儿的铁柱也愤愤不平。在他看来,打仗不杀人,就不算是上过战场。于是乎,整个乙字营近百十号人,除了个别的护卫之外,其余的士卒,全都人手一把青铜釜,专门负责埋锅造饭。
&esp;&esp;大凡出征,皇帝首先登坛拜将、有钦天监祷告上苍夜观星象,选择良辰吉日方能出征。
&esp;&esp;这次也不例外,由于近二十年没有大的战事发生,大秦国所向披靡的军队发生了更新换代,以前彪悍无敌的大秦将士老的老死的死,全换上了一群未曾经过铁血洗礼的小p孩们,于是乎,在牛奔大人的要求下,特在咸阳郊外演练阵容一月,然后才能奔赴济北郡。
&esp;&esp;皇帝允了牛奔的祈求,下月初三时,正是黄道吉日,利出征。一月的时间,转眼就至,近三十天,刘三再未回过家,而是一心一意的在军营中练习各种武功、招式。把自己有些荒废的武艺也全都拾起来,重新对练。毕竟,在战场上,多一项武艺随身,保命的机会就大一分,自己年纪轻轻,家有贤妻,可舍不得这么早就挂掉。那太得不偿失了。
&esp;&esp;虽说这次与之对敌的并非是边疆彪悍的匈奴人,但是牛奔大将军等核心成员,却丝毫不敢大意。因为,据前方传来的消息,济北郡有一大半的土地,被血莲教所占领了。
&esp;&esp;初三。风和日丽,深秋,秋高气爽。利于出征、战事。
&esp;&esp;三声号角响起,九声鼓声奏起,高高的点将台上,牛奔大将军正式接过皇帝陛下授予的虎符,隆重的三叩九拜后。挥军出发。
&esp;&esp;远远的,刘三在队伍的后面,看了自己的父皇一眼,好像,有些更加苍老了。
&esp;&esp;虎贲营有三万人,这次出征一万人,但是供应整个大营所需的后勤人员,包括刑徒、劳工等等,却足足有六万人之多。
&esp;&esp;队伍浩浩荡荡的顺着驰道向济北郡进发,旌旗飘扬。遮天蔽日。
&esp;&esp;与此同时,相府内一抹靓丽的身影跳出高高的围墙,一身士卒劲装打扮,乘着夜色的阑珊。后缀在虎贲营之后,缓缓的跟随着。
&esp;&esp;过函谷关经三川郡,近月余的长途跋涉,抵达了河内郡。自古黄河以北,被称为河内,(今河南大部皆为河内郡)。在经过沁阳县时,艳阳高照的天气终于到头了,老天爷变着法子折磨着虎贲营的将士。此地位于河内郡西南部,伏牛、桐柏山余脉于此交汇,江淮水系分水岭纵贯于中。=
&esp;&esp;雨水的丰足,使得当地河流泛滥成灾,又加上天上乌云笼罩秋雨连绵,连日的瓢泼大雨使得整个驰道泥泞难行,近万人的队伍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皆都疲惫不堪。在跋涉了六天后终于前方大将军牛奔传来命令,暂时找个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就地休整。上万人的队伍,熙熙攘攘嘈杂声不绝于耳,幸亏大秦的士卒个个都有极高的纪律性,虽然忙碌却不混乱。
&esp;&esp;一级级命令传达下去,各个火头军纷纷领着各自的士卒背起烧火做饭的家什忙碌起来。刘三这个千夫长是管理着近两千的兄弟,负责近万人的饮食和马匹的洗刷喂料。
&esp;&esp;军队中有专门负责扎营的士卒,相当于后世的工程兵一类的兵种。此时雨势已经止歇。只是到处潮湿不堪,点火甚是麻烦,不时的从远处传来火头兵的牢骚声。
&esp;&esp;坐在临时搭就的大帐内,士卒来报,殿后军千夫长冯浩来访。
&esp;&esp;刘三的职位和冯浩现在是平起平坐,与往日被他冯浩呼来喝去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不待刘三起身相迎。身穿长襦,外披彩色花边前胸护甲的冯浩大步入内。打眼望去,冯浩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双版长冠,腰际佩剑。虽说因下雨而显得有些狼狈,却依旧不失为大秦之猛将风采。在他身后,紧紧跟随的是三缕长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