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8章 他克主(2 / 3)

&esp;&esp;为了让儿子读书,韩其宗的老父亲做了个决定,让聪慧的韩其宗投靠了当地豪族,成为豪族附庸。

&esp;&esp;有了豪族的支持,韩其宗才得以有机会读书识字,更表现出在算术方面的天赋。

&esp;&esp;然而,一年半前,豪族牵涉官司,连金吾卫都出动了。

&esp;&esp;最后豪族破家灭门,树倒猢狲散。

&esp;&esp;韩其宗也失去了支持。

&esp;&esp;幸运的是他没被牵连到官司里。

&esp;&esp;他读了多年书,又擅长算术,好歹找了份账房的差事。

&esp;&esp;却不料,干了半年,东家亏本破产。

&esp;&esp;他又换了一个东家,又是半年破产。

&esp;&esp;于是乎,他背上了一个“克主”的名声。

&esp;&esp;这下坏了!

&esp;&esp;再也没人敢请他当差。

&esp;&esp;这期间,韩其宗也想过另找豪族投靠。

&esp;&esp;漆县穷,豪族有限。

&esp;&esp;他去了京城,京城豪族多。

&esp;&esp;然而,他才学平平,唯有算术出众,在这年头很难出头。

&esp;&esp;再一个,豪族招人,肯定会调查背景。

&esp;&esp;一调查,就查到韩其宗“克主”的名声,谁还敢要他。

&esp;&esp;钱花了,前途却无着落。

&esp;&esp;读书也办法继续读下去。

&esp;&esp;读下去也无用。

&esp;&esp;没有豪族大儒举荐,读书再多也做不得官。

&esp;&esp;大魏朝,做官只有两个途径,官员举荐,或是被官府征辟。

&esp;&esp;就像凌长治,踩着众多京城学子的肩膀扬名,被大儒赏识,举荐入朝为官。

&esp;&esp;大儒说话分量重,凌长治入朝就能从五品官做起。

&esp;&esp;普通学子,若有豪族官员支持,在地方官府谋个一官半职也不是难事。

&esp;&esp;奈何,韩其宗没有豪族官员举荐,做不得官。

&esp;&esp;就算去官府做小吏,没人举荐,同样去不得。

&esp;&esp;……

&esp;&esp;其实,早在二三十年前,中宗皇帝在位的时候,朝堂曾开科举取仕。

&esp;&esp;科举一出,这下子可是捅了马蜂窝。

&esp;&esp;天下豪族,群起攻之。

&esp;&esp;朝堂官员,痛心疾首,天天上本反对。

&esp;&esp;为何?

&esp;&esp;科举,是寒门学子的福音。

&esp;&esp;若是通过考试就能入朝为官,寒门学子自然不用依附豪族,不用再做豪族的走狗打手。

&esp;&esp;不用依附豪族的寒门子弟进入朝堂,就是天然的帝党,坚决站在皇帝那一边。

&esp;&esp;如此一来,朝堂就分成了豪族官员,寒门官员。

&esp;&esp;双方因为出身,天然对立。

&esp;&esp;这局面,任何一个皇帝,只要不是傻子,都乐见其成。

&esp;&esp;用寒门官员撬动豪族利益,夺取朝中话语权,巩固皇权,真正做到乾纲独断,这是身为皇帝的梦想。

&esp;&esp;中宗皇帝开科举,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寒门学子进入朝堂,改变官员格局,可谓是高瞻远瞩。

&esp;&esp;却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

&esp;&esp;科举,分明是在断豪族的根本,在挖豪族的墙角。

&esp;&esp;当豪族不再垄断知识,不再垄断话语权,其利益必将受到损害。

&esp;&esp;有了寒门官员支持的皇帝,也有了底气对豪族提起屠刀。

&esp;&esp;这个情况,对豪族来说,多么可怕啊!

&esp;&esp;能眼睁睁看着中宗皇帝推行科举吗?

&esp;&esp;当然不能!

&esp;&esp;据说,当年为了科举一事,朝堂内外,整个天下,都闹得不得安宁。

&esp;&esp;中宗皇帝顶住了压力,连开三届科举,取寒门学子三百余人。

&esp;&esp;可惜,最后败给了时间。

&esp;&esp;中宗过世,等到先帝,也就是宣宗元平帝继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