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灾,肯定要赈。
&esp;&esp;但,粮食从哪里来?
&esp;&esp;少府和户部库存粮食不足,气得永泰帝又发了一场脾气。
&esp;&esp;若非此时不宜换人,永泰帝真想将少府家令和户部尚书撤职查办,另选贤能胜任。
&esp;&esp;赈灾刻不容缓。
&esp;&esp;更要命的是,灾情越来越严重,而且还在扩大化。
&esp;&esp;越来越多的地方陷入干旱,短则一个月没有雨,长则半年没下过一滴雨。
&esp;&esp;河流断流,已经是常态。
&esp;&esp;水井枯竭,也不是稀奇事。
&esp;&esp;言下之意,不光农耕缺水,人畜饮水也开始出现了缺水情况。
&esp;&esp;这就要命了。
&esp;&esp;人可以一天不吃饭,却不能一天不喝水。
&esp;&esp;连开数天朝议。
&esp;&esp;永泰帝逼着朝臣出粮出钱出人赈灾。
&esp;&esp;为了达成目的,他不惜杀官。
&esp;&esp;一口气杀了三个官,终于勉强压下朝廷各种反对意见。
&esp;&esp;就像当初平诸侯王之乱,由各大世家出粮食,前往各大灾区赈灾。
&esp;&esp;想法很美好,能不能实现,就得看世家的良心,还要看皇帝的命令能不能出京城。
&esp;&esp;毕竟,上次世家出粮,帮着朝廷打诸侯王,因为牵涉到大笔利益交换。世家们出粮,自然是心甘情愿。
&esp;&esp;但是这一次,出粮赈灾,对世家来说并无半点好处。
&esp;&esp;让灾民活命,也就意味着自家趁机低价购入的土地亩数会受到影响。
&esp;&esp;田奴数量同样会受到影响。
&esp;&esp;但凡还能活命,没人愿意卖身为田奴。
&esp;&esp;卖身为奴,那真的就是奴啊!
&esp;&esp;每天天不亮起来干活,干到天黑,吃不饱穿不暖,猪狗不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得歇息,直到干死为止。
&esp;&esp;想要靠生病下雨躲避农活,做梦吧!
&esp;&esp;田奴,可不是家奴,没有生病下雨不干活的资格。
&esp;&esp;一日为田奴,终身为田奴,一辈子都别想脱身,直到死亡。
&esp;&esp;世家手中捏着大把的土地,需要大量的人种地。
&esp;&esp;用田奴,经济实惠。
&esp;&esp;只需一点点口粮,就可以得到一个免费的劳动力。
&esp;&esp;比用耕牛耕地都要便宜。
&esp;&esp;因为牛吃得多,要养膘,还要派人放牧,还需要兽医……
&esp;&esp;人只需吃一点点,天天饿着肚子,也能下地干活。
&esp;&esp;干不动就打!
&esp;&esp;干慢了也打!
&esp;&esp;一个田奴多便宜啊,干到死,也只需要花费一点点钱。
&esp;&esp;真的比养牛马干活更划算。
&esp;&esp;天灾,就是世家的狂欢。
&esp;&esp;灾民深处地狱,世家还要狠狠踩上一脚。
&esp;&esp;所以说,赈灾,对世家来说没有半分好处。
&esp;&esp;就算民乱,也不会影响他们。
&esp;&esp;他们有部曲,有私兵。
&esp;&esp;一群犹如土鸡瓦狗的流民作乱,哪里能和一群脱产士兵作战。
&esp;&esp;世家不在乎灾民。
&esp;&esp;但是皇帝在乎!
&esp;&esp;江山社稷,需要这群灾民来支撑。
&esp;&esp;绝不能乱。
&esp;&esp;乱起来,世家还是千年世家。
&esp;&esp;江山社稷就有可能改朝换代。
&esp;&esp;永泰帝知道世家不会真心赈灾,可是他也没办法,他不能将朝臣逼得太狠。
&esp;&esp;只恨户部和少府无能,存粮不够。
&esp;&esp;但凡有足够的粮食,哪里需要求爷爷告奶奶。
&esp;&esp;孙邦年悄悄提议,“要不派金吾卫出京监督世家赈灾。若有人阳奉阴违,让金吾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