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央企最多在内部购房、解决户口、公积金这些角度给巨量福利。
&esp;&esp;顾辙要搞的科研,真要是搞出来了,哪个不是几百万美元级的起步的收益。酬劳方面,他肯定是给得起的。
&esp;&esp;反正周五下午也比较空闲,郑教授见顾辙很有诚意,也就第一时间帮他联络。
&esp;&esp;学生们都还在学校里,时间非常好凑。不一会儿就说好了下午两点到三点,愿意来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们,分批到化科院的一间实验室集合,大家坐下来谈一谈,双向选择。
&esp;&esp;当然,顾辙也会提前看一下那些学长学姐的履历,遇到各方面条件和学术成绩本来就不好的,他也会直接筛掉,让郑教授都不用通知了。
&esp;&esp;双向选择本来就是这样的,顾辙可不希望让人觉得“东海大学博士肯去天元科技就是给天元科技面子”。
&esp;&esp;沟通的过程中,顾辙也了解到:郑教授手下那些拿到两桶油聚酯研究所offer的硕士、博士们,预期薪酬分别是硕士月薪6500起、博士9000起,具体看入职后第一年的表现再定岗。
&esp;&esp;顾辙说了双倍,那就等于硕士要13000、博士要18000了,只能在公积金和其他福利上削减一点,看人下菜。
&esp;&esp;时间很快临近了下午三点,第一批的硕士招聘工作已经差不多搞定了。
&esp;&esp;03年硕士已经比较难去本科当讲师了,所以对学术追求不是很高,有追求的一般也都会选择继续读博。
&esp;&esp;而东海大学的博士,在03年是很容易到二本甚至差的一本大学当讲师的,如果第一学历一贯够好,去最垃圾的211都有竞争力。
&esp;&esp;所以顾辙招人时,主要的博弈,也集中在这些博士身上。
&esp;&esp;顾辙今天至少要招三个博士,
&esp;&esp;其中两个化学类的,分别搞聚酯和化学沉积法(气相/液相沉积法都行),
&esp;&esp;还需要一个材料物理方向的,也要跟气液相沉积方向有点关联。
&esp;&esp;招聚酯研究生,是为了眼下继续在有机镜片材料方向深挖。
&esp;&esp;招气液相沉积法的研究生,则是为了未来,等顾辙将来要搞石墨烯,或者是其他一切沉积法制膜,甚至是新式熔喷面料,都需要用到。
&esp;&esp;后者那几个方向的博士,都不是郑教授带出来的了,因为郑教授自己也只是搞高分子,只搞有机。
&esp;&esp;而气液相沉积法可以应用的领域就比较广泛了,有有机的也有无机的,关键看要沉积什么材料。所以那些博士生都是郑教授帮着转介绍的,都是其他教授带的。
&esp;&esp;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实验室里那些硕士生的招聘也快尾声,门口的休息区,等着来试试水的博士生们,也都到齐了。
&esp;&esp;一共竟然来了超过十个人侯选,因为是分三个方向的,很多博士彼此之间也不熟。不过听说最少的情况下顾辙只需要招三个博士、分别担任三个方向的研发带头人,大伙儿心中也是有些不爽的。
&esp;&esp;“那么小一家公司,居然还要我们十进三来被挑挑拣拣,呵呵,我都拿到华石化聚酯研究所的offer了,一会儿要是敢叽叽歪歪,我就直接走,当这事儿没发生过,直接去华石化。”
&esp;&esp;人群中,个别之前找工作已经比较顺利、不愁下家的博士,已经开始吐槽了。也不是为了别的,只为这个录用比例就不爽。
&esp;&esp;当然,也有脾气好的同学,立刻在旁边劝说:“陈凡你别这么想嘛,听说他们工资开得高,比华石化底薪高一倍呢,反正我觉得钱比较重要。
&esp;&esp;这几年我也看透了,后续房价物价肯定会快速上涨,早几年攒够首付上车,比什么都实在。
&esp;&esp;真要进了体制,磨磨唧唧熬个几年才出头,说不定上车早的人买的房子都涨了好几成了。你这几年还不是在给地产商打工。
&esp;&esp;再说,天元科技说是至少招三个博士,那不还有‘至少’这个词挂着么。听说顾辙是个开坑特别快、搞科研特别有执行力的,经费又充足,真要是遇到有实力的,多招几个也正常。”
&esp;&esp;那名叫陈凡的博士闻言,立刻颇有傲气地反驳:“魏一平你自己没志气别拖着我一起!就算多招,进去了也不是研究方向带头人,相当于实验室里的小老板都不是,有个屁意思。
&esp;&esp;你要说早上车买房,华石化聚酯研究所还承诺在魔都市区可以买他们自己弄地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