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谢承安都同意了,谢元秀只得应下。
只是,谢元秀到底不能等到第二天才离开。她和燕王刚一进府里,就遇到了急着出门的谢承安。
≈大哥,你这么着急是为何?≈谢元秀忙迎了上去,问道。
谢承安将信纸递给谢元秀,道:≈妹妹,家里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
≈二弟被人冤枉杀了人,被抓了。≈
≈什么?≈谢元秀连忙拿过信来看。
谢承安也趁此对燕王道:≈王爷,属下想要回家一趟,还请王爷批准。≈
谢元秀一目十行,很快就将里面的内容看完了。
信是谢承乐写的,因为家里只有他会写字。
谢承乐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都写清楚了,死的人是临安县富商丁家府上的一个丫鬟,丁家就把谢承康告上了官府。
因为桉发现场刚好发现了谢承安的私人物品,所以官府就认定了是谢承安将人杀害了的。
更巧的是,丁家在谢元秀出门后不久,遣了媒人去谢家提亲,想要为丁家公子迎娶谢元秀。
谢家给拒绝了。
将前因后果一联系,若说谢承康被陷害杀人一事没有丁家插手,就是傻子都不信。
何况,谢元秀几人都不是傻子。
这也是巧了,谢元秀刚传信给家里,告知自己即将回家的消息,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于是谢承乐通过东儿,把消息传给她和谢承安。
只要谢承康是被陷害的,谢元秀就不怕了。哪怕谢承康真的杀了人,她也有办法洗白,只要错不在他。
所以,对于谢承安要跟着回去一事,谢元秀拒绝了,≈大哥,这事交给我吧,我会让康哥儿平安出来,也会洗清他身上的冤屈。≈
≈不行……≈
谢承安刚想说话,就被谢元秀打断了,≈大哥你身上的伤还没好,如此连续赶路会加重伤情的,若是我没有能力自然不会让你留下来,可是我有能力,大哥就没有必要跑这一趟了。≈
燕王这时候开口了,≈谢姑娘说得对,谢校尉就不要逞强了,而且我会让人跟着谢姑娘回去的,直到令弟洗清冤屈。≈
≈这……≈谢承安只迟疑了一瞬,就同意了,≈属下多谢王爷!≈
事情商定好,谢元秀就准备立刻启程。
至于那些牛羊还有今天买下来的准备带回去的东西,谢元秀都打算让镖局帮忙运送。
而她则是骑马先一步回去。
一同离开的还有彩月和燕王派给她的一个叫叶辰的侍卫。
也是燕王的心腹,只是平常一般都不会跟在燕王身边。
在离开之前,燕王还给了谢元秀一块玉佩,一块刻着龙形的玉佩,那是他身份的象征。
当时谢元秀接过这块玉佩的时候,看向燕王的眼神十分震惊。
这样重要的东西,就算是王妃都不一定能得到,何况她不过一个无关的人。
那一刻,谢元秀觉得,燕王于她,似乎有了不一样的心思。
≈王爷,这可是你身份的象征,我不能拿。≈谢元秀当时是这么说的。
然而,燕王却十分强势地将玉佩直接塞到她手里,说道:≈你那么聪明,应该能明白本王的心意,我不会强迫你,只是希望你好好考虑。≈
≈可是我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贫民百姓,于王爷而言毫无益处。≈
谢元秀说的是实话。
在皇家人眼里,她这样的人与蝼蚁无异。
若是她还是乐安侯的嫡女,说不定还有一丝可能,但是现在她只是杏花村一个农妇的女儿,这样的身份就是给皇子做妾都不够资格。
这并不是谢元秀贬低自己,而是在这个时代,阶级就是这样严苛。
更何况,身为皇子,谢元秀不相信燕王不肖想那个位置。
所以对于燕王来说,娶一个朝廷重臣家的女儿才是上上之选。
更让谢元秀想不明白的是,燕王怎么突然就对自己起了心思?
不过,燕王到底没给她解惑,只是十分郑重地说道:≈对于我来说,只要我喜欢的,才能成为我的王妃、妻子。≈
否则,他府里早就妻妾成群了。
要知道,他现在已经二十一了,这个朝代如同他这般年纪的男子,不仅府里妻妾成群,就是儿子女儿也不少了。
可是如今,他府上空荡荡的,身边也没个女人。
就连伺候的,也都是侍卫随从。
至于之前孙皇后要给他介绍大臣之女,也不是出于真心。
燕王十分清楚,皇后并不想看到他娶了某个重臣的女儿或者孙女。
而他自小在风云诡谲的皇宫长大,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