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章(1 / 2)

&esp;&esp;“哦。”一紧张,胤祝就直接站了起来,然后才感觉自己可能做错了,因为跪在地上的哥哥们此时落在他身上的眼神都有些火热。

&esp;&esp;康熙这时候才抬抬手,让其他的儿子们都起来。

&esp;&esp;跨上台阶的时候,一个太监伸手扶着胤祝上去了。

&esp;&esp;胤祝小心脏跳得蹦蹦的,不知道康熙第一次见面就把他叫到这龙椅旁边是什么意思,自己会不会被当做继太子之后的新把子然后被哥哥们齐心协力拉下来啊。

&esp;&esp;看到这个儿子的眼神时,康熙一下子笑了,招手道:“近前来。”

&esp;&esp;胤祝也看了康熙一眼,说实话有点意外,他本以为在考中之后才能远远看一眼的大清最高领导人竟然这么的随和。

&esp;&esp;胤祝绷着的精神忍不住就放松,走到跟前道:“皇阿玛。”

&esp;&esp;干巴巴的,听得出来他很不习惯喊出这三个字。

&esp;&esp;康熙却笑得更温和了,打量着胤祝,点点头:“你长得很好,以前二十年没有皇阿玛在你身边,只怕生活得不易,以后有皇阿玛看顾着你,就放心地做咱们大清的阿哥爷。”

&esp;&esp;众皇子微微垂着头,脸上都挂着乐见其成的淡淡微笑,其实脑子已经高速运转,皇阿玛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十五弟说这几句话到底有什么深意。

&esp;&esp;胤祝没觉得有什么深意,就是那种可以过上地主家傻儿子生活的感觉更加确定了,便说道:“谢谢皇阿玛。”

&esp;&esp;“哈哈哈,”康熙再次笑出声,脸色也红润了几分,让底下的儿子们都控制不住抬头看了眼,“傻孩子,朕是你的皇阿玛,此前二十年没有养育你一日,有什么需要道谢的?”

&esp;&esp;众皇子们:说得好像我们待在宫里的就被您养育膝下了似的。

&esp;&esp;胤祝说道:“您是给了我生命的人,也不是彻底不管我,怎么不应该道谢?”

&esp;&esp;看得出来他是真心这么以为的,康熙暗暗叹口气,面上却是更高兴了,点头道:“以后你就跟朕住畅春园,你这身子虚弱,好好调养两年再说分府的事。”

&esp;&esp;底下众皇子的微笑表情都维持得不那么好了,皇阿玛这真要补偿没有亲自养育老十五的事?

&esp;&esp;要真的有这么在乎,当年会从把他送出去?

&esp;&esp;都觉得越来越看不清皇阿玛了。

&esp;&esp;老头子到底什么意思。

&esp;&esp;第4章 父子局

&esp;&esp;康熙不管儿子们的想法,只问胤祝:“十五啊,好奇你为什么刚出生就被送到远离皇宫的江南吗?”

&esp;&esp;胤祝诚实地点点头。

&esp;&esp;他很好奇。

&esp;&esp;康熙就说起了胤祝还没有出生之时,道教天师王常月坐化飞升之前进宫求见,留下的一则预言。

&esp;&esp;那是康熙十九年。

&esp;&esp;康熙刚刚掌控朝堂没几年,对佛道都很尊敬,王常月从顺治年间就三次奉旨在京城白云观主讲,之后也经常奉诏进宫,康熙虽然不相信道教的飞升仙话,但却因王常月谈吐不俗对他另眼相看。

&esp;&esp;面对朝堂的错综复杂形势苦恼时,康熙也从王常月受过方便戒,听过些道家经筵。

&esp;&esp;十九年的夏天王常月突然进宫求见,康熙接见了他,谈道之后王常月告辞,却是留下了一句话:“国朝将遇大厄,戊辰年君将有子,龙年生之幼子,若是能够在多水之地长成,或可助国朝度过这一大厄。

&esp;&esp;龙子身上的福运浓厚,但常言道过犹不及,福气过多也会走到反面,小皇子若是长在皇宫这种人口繁茂之地,恐于人口不利。

&esp;&esp;万岁切记,倘若龙子不知其来历,二十加冠之日回归,才有那么一丝机缘能帮国朝避开厄运。”

&esp;&esp;康熙当时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却不想王常月当日回到白云观就坐化了,他心中便有丝狐疑挂着,这丝狐疑直到二十七年德妃生下一对双生子才怦然落定。

&esp;&esp;龙年幼子。

&esp;&esp;二十七年只有德妃生下一对双胎,原来此幼子真是年纪最幼的儿子。

&esp;&esp;更奇特的是那孩子脚底板还有一个龙形胎记。

&esp;&esp;康熙合上包裹着孩子的襁褓,一下子就想到了十九年王常月留下的那句话,宁可信其有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