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也无可厚非。
&esp;&esp;飞机与客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不同,有些类似海上邮轮,属于全封闭场所,孤立无援,很难获得外界支援,并且机上乘客太多了,机长作为航班总负责人,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esp;&esp;比如墨镜男真的是一个人劫持飞机吗,有无同伙,他手中的武器是真的还是虚张声势,对方精神情况如何,会不会酿成重大悲剧,机组成员否有足够的勇气与能力,在劫机事件发生后将劫机者绳之以法,他能不能在劫机案中救下每一位乘客?
&esp;&esp;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
&esp;&esp;从历史劫机事件总结来看,一次鲁莽的反劫机行动可能会导致恐怖分子在压力下作出自杀式袭击,引爆爆炸物或生化武器。
&esp;&esp;机长同意恐怖分子的请求,不是妥协,而是在综合各方利弊的基础上的最佳选择。
&esp;&esp;乘务员与空警选择不声张,应该是为了照顾乘客情绪,向大家透露飞机被挟持,不仅会使大家恐慌,还有可能会激怒恐怖分子,后果难以预料。
&esp;&esp;反倒不如先拖住恐怖分子,及时联系航空公司和警察,让专业人员负责解决。
&esp;&esp;1989年夏国民航劫持事件,机组人员就是按照这套方案,假意答应恐怖分子更改航线,最终配合东瀛警方成功阻止了劫机者的阴谋。
&esp;&esp;没等机长开口,空警就面色不善道:“我说过,这里面行为最异常的就是你,马上回到伱的座位上,这是最后一次警告!”
&esp;&esp;话落,他就拨开了枪套,将手捏在握把上。
&esp;&esp;没想到那个雀斑女却在这时候走过来喊道:“警察了不起么?大叔明明是帮我见义勇为,你凭什么限制他的自由!”
&esp;&esp;眼见事态越发升级,乘客们纷纷好奇地抻着脖子,有些人甚至解开安全带站了起来,掏出手机录像拍摄,都想看他到底怎么收场。
&esp;&esp;可顾几本人没有一丝紧张,只是不慌不忙地抬起手,指了一下墨镜男的左手:
&esp;&esp;“请问他手里的东西是什么,是起爆器么?”
&esp;&esp;“起爆器?”
&esp;&esp;“天啊,发生了什么……”
&esp;&esp;“不会是恐怖分子吧?”
&esp;&esp;机组成员谁都没想到,顾几竟然会如此直白大胆地说出这种话,简直就像往平静的湖泊里砸了块儿大石头,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将乘客们搅得骚乱不安。
&esp;&esp;“你在瞎说什么!”
&esp;&esp;“先生,在飞机上散播恐慌言论是违法的。”
&esp;&esp;秃顶警察与机长急忙呵斥,生怕顾几的言论会激怒墨镜男,提前按下手中的东西。
&esp;&esp;没错。
&esp;&esp;顾几直接来了一张“明牌”,眼下距离事故爆发只有不到七分钟的时间了,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打破上轮的死局,主动插手事故过程,就算解决不掉恐怖分子,至少也不能让他干扰机组成员紧急迫降。
&esp;&esp;并且他毫不担心这样会刺激歹徒做出同归于尽的过激行为。
&esp;&esp;因为上轮赶往机舱前,他亲耳听到墨镜男在念叨着“怎么会这样”的话语,说明他也害怕坠机,所以这并不是一场自杀式恐怖袭击。
&esp;&esp;墨镜男是带着目的来的!
&esp;&esp;哪怕做最坏的打算,这一轮还是完不成目标任务,他也得尽最大努力收集情报。
&esp;&esp;血色倒计时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esp;&esp;“机长,我需要您来一趟驾驶室。”
&esp;&esp;这时候,客舱内忽然响起一段年轻男性嗓音的广播,应该是本次航班的副驾驶。
&esp;&esp;机长把目光从顾几转移到墨镜男身上,深深看了一眼,拍了下乘务长贝蒂的肩膀,最终转身返回机舱。
&esp;&esp;“亚森先生,请你马上回到座位上!”
&esp;&esp;“所有人都回到座位上!这样很不安全……”
&esp;&esp;贝蒂带着金发空姐走过来伸出手,想让顾几等乘客全部回到座位上,可这时候那个中东卷毛再次跳出来闹事,紧张地询问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刚才说起爆器!那个人手里到底拿着什么!是恐怖袭击么!”
&esp;&esp;“先生,请冷静点!回到座位上!”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