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距离转正考核刚刚过去两个多小时,“石膏新人”的事迹已经流传开来。
&esp;&esp;她右脚迈进食堂,马上收获一群年轻女人的视线,有好奇、有赞美、有探究,也有不以为然。
&esp;&esp;还能听到一两句窃窃私语,“瞧,这个打石膏的,击败露娜伊迪的就是这个新人。”“以前没听说过,是什么来历?”
&esp;&esp;“海勒,这里。”
&esp;&esp;乌丽卡看到莫伦走进食堂,笑着向她招了招手。
&esp;&esp;莫伦看到长桌的十个座位已经入座八人。
&esp;&esp;包括薇薇安索普,六人是202室的熟面孔。还有两位没有见过,应是其他办公室的。
&esp;&esp;莫伦去窗口取了午餐,走向乌丽卡这一桌。
&esp;&esp;乌丽卡见状马上站起来,三两步快走来帮忙。“你不方便,我帮你端。”
&esp;&esp;莫伦:“谢谢。”
&esp;&esp;“不用客气。”
&esp;&esp;乌丽卡说着,眼冒兴奋的光芒。“真想感谢我,给我们详细说一说你与伊迪的大战经过。”
&esp;&esp;乌丽卡又说:“你的口风还真紧,我们202室居然是最后才听到的消息。”
&esp;&esp;两个半小时前,莫伦结束考核回202室继续工作。
&esp;&esp;她神情自然,只用一句“应该能通过”轻轻带过考核内容,根本没提“加料”。
&esp;&esp;莫伦向乌丽卡笑了笑,像是表示她不好意思自吹自擂。
&esp;&esp;原主性格不算外向,与同事们相处时很少主动挑起什么话题。
&esp;&esp;哪怕与熟悉的乌丽卡也就讲一讲牙医诊所见闻,更多是一起织毛衣。
&esp;&esp;餐桌旁,薇薇安不掩饰轻松愉悦的心情。自己带的新人出色地完成转正考核,让她颇有成就感。
&esp;&esp;“恭喜,成功转正。你平时工作踏实用心,我知道一定能有回报。但还是让我惊讶了,看来是202室没能给你更大的发挥空间。”
&esp;&esp;202室负责的城际线路说是每天工作九小时,但集中忙碌时段只有五小时左右。从没遇到哪条上线电报员“加料”,整个办公室气氛相对平和。
&esp;&esp;原主的三个月试用期,从入门学习到独立操作收发电报,一直表现得中规中矩。从某个角度,她与202室其他人一样,习惯了不争不抢地工作。
&esp;&esp;今天,莫伦原本没想过表现突出,但遇到“加料”打压事件也不会故意退让。
&esp;&esp;强抗压的好心态、精通摩斯码与熟练机械操作,是成为优秀电报员的必备条件。她具备前两个条件,而这具身体的记忆补齐了最后一条,自然成功过关了。
&esp;&esp;出风头,未尝不是一种获得线索的方法。
&esp;&esp;这会听到薇薇安的话,意识到她话里有话,什么叫做“更大的发挥空间”?
&esp;&esp;莫伦直接问:“索普小姐,您该不会让我换到别的线路吧?还是上面有调整工作的安排?”
&esp;&esp;露娜伊迪为什么要针对转正考试?
&esp;&esp;莫伦最初怀疑这个人与萨米沃尔存在原主不知情的私交,但现在听起来更像与电报公司的新安排有关。
&esp;&esp;薇薇安叹息,“我还没收到明确通知。”
&esp;&esp;长桌上,一个陌生面孔说话了。
&esp;&esp;“你好,我是凯瑟琳,身边坐的是珍妮,我们都来自217室。”
&esp;&esp;凯瑟琳:“据我所知,最近调整排班的传闻99会很快落实,以后大家要轮换线路收发电报了。”
&esp;&esp;莫伦与两人打了招呼,她们与“加料”的露娜伊迪同属一个办公室。
&esp;&esp;莫伦表示不解:“伊迪的专业能力强,轮换线路对她会有什么影响?难道是因为工资变动?不再按工作天数算钱,而按收发电报的数量计算,她才会不愿意调到相对空闲的线路?”
&esp;&esp;“不是这样的,这事说来话长。”
&esp;&esp;凯瑟琳压低声音说,“要从「伦敦金融城电报公司」讲起。它家与我们公司有一条固定线路,每天的电报通讯数量不低。”
&esp;&esp;这是一条伦敦市内线路,是217室的工作范围。
&esp;&esp;凯瑟琳继续:“